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大风(1) (第2/6页)
峙。营垒连绵数里,调度集结也需要半日时间。 这种大会战放在春秋算是灭国级别的了,早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也不过是这种规模。如此多的人。虽然进行的是所谓的“堂堂正正之战”,但若是以为只是两边约好会战时间,将兵卒一字排开干巴巴地厮杀,那就太小看双方主帅的智慧了。在决战之前,势必会有许多次试探。两边都试图挫败对方的勇气,都希望靠各种方法削弱对方,等待最佳的决战时机。 中行氏此举便是如此,因为高强认定范与邯郸是吃了后手的亏,所以建议凡事都要主动。 “宗主,请以伊为前锋,必破敌军!” 赵伊听闻对面人不多,便踊跃请命,愿意作为先锋去迎击敌军。 马首的邑兵常年和戎狄作战,民风彪悍善战。仅此于赵鞅手下的晋阳兵。赵鞅和赵无恤商量了一下,便允了赵伊的请命。 和对面一样,赵兵也是在凡城内外皆有营地,以为策应。 这日午后,娴熟骑射的赵伊骑着匹乌骢马,披甲持矛,带着马首的两千兵卒,出营两里后停了下来。在旅帅、卒长等军吏的调度下,两千人列成了两凸两凹四个方阵,盾牌在前、弓弩在中、矛戟在后。他们列成阵势后。随着战鼓之声,复又缓缓向敌兵前行。 在其后,是赵无恤率领的五千兵卒,只行了两里就停了下来。没有再往前走,而是布阵等待。他的任务是策应,如果赵伊败敌,那么他们就掩杀上去,趁胜攻营,如果赵伊失利。那么赵无恤就负责接应他归营。 见赵无恤亲自来压阵,还派数百骑兵在自己侧翼扈从,赵伊心中大安。他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对这位堂弟十分佩服,习骑射便是受了赵无恤事迹的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