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573章 夷为郡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3章 夷为郡县 (第2/7页)

什么“先茅之县瓜衍之县”,不一而足。

    县者,悬也,本是边境的特殊城邑,主要职能是驻军。随着时间推移,县这一行政单位早已不限于边境,晋国内部已全面推广县制。一般以万户以上方可为县,晋国原有四十九县,后来增加到五十余县。分别归属国君、六卿统治,多数县大夫已经不再世袭,他们成了早期官僚,主君可以随时撤职更换。

    赵大将军作为一个晋人。打算在鲁国推行晋国的制度,这看上去合情合理。

    却不一定合礼合意。

    但鲁国的大夫们有些不愿,孟孙说在郕邑没来,只能当赵无恤陪衬的季孙肥暗暗嘟囔道:“又要折腾……”

    不过他没让人听见,他倒是希望赵无恤把东地大夫们得罪得越深越好。那样的话等春耕后碰到战事,一旦赵无恤败于外,他就能约合大夫们举事于内!

    比起锐意进取的晋人,鲁人保守而胆小,很不愿意做出改变,尤其是已经成为保守派代表的柳下季更是在公议时强烈反对。

    他据理力争道:“鲁国自有其国情,和晋国不一样,鲁以大夫治国,大夫以邑为基础,所以沿用都邑制即可。我知道大将军是晋人。或许觉得晋什么都好,但请记住一句话,入乡随俗,休要将晋国的一切都照搬到鲁国来!我看以都邑治国、牧民就挺好!”

    柳下季的这套说辞赢得了东地,甚至是西鲁大夫们的齐齐同意,但赵无恤却不以为然,他一个眼色,阚止就与柳下季在朝堂上辩论开了。

    “都邑大夫制很好?为何我只见到了郈昭伯之乱,南蒯之叛,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