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朝堂之议 (第2/5页)
部下的拥戴下,高成在邺城自立为王,国号魏,大封百官。 …… 洛阳,建兴宫,勤政殿。 南北局势同时糜烂,注定今天的朝会群臣不会好过。 群臣山呼“万岁”后,天子陈郢并没有让他们平身,只是高坐龙椅之上,冷眼扫视下面跪伏在地的满朝文武。 片刻之后,天子开口点了一人:“散骑常侍宗延何在?” 文官中一人颤颤巍巍起身出列,迈步到中间跪下,拜道:“微臣在。” “昔日琅琊郡民夫作乱,朕欲派骁骑将军宋钧率军平叛,尔等上奏言琅琊乱军不过是癣疥之疾,徐州刺史赵忱即可平定,不值朝廷如此大动干戈。河北白巾军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劝谏朕不要本末倒置。” “朕从了尔等之言,可如今徐州刺史赵忱兵败,青州刺史崔进被俘,不知尔等作何解释?” 陈郢的话说得很平静,似乎只是很平常的问询,宗延却吓得魂不附体,冷汗直流。 他官居散骑常侍,规谏天子过失本就是职责所在,当日皇上听闻琅琊郡民夫作乱,火烧淑妃墓,勃然大怒,欲派骁骑将军宋钧率三万精兵前去平叛。 他认为皇上此举出于私怨而非公心,区区琅琊乱军不过是癣疥之疾,朝廷当前大敌是河北的十几万白巾军,朝廷不宜再分兵琅琊郡。因而,他联合朝中数位大臣,联名上书劝谏,迫使皇上收回成命。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琅琊叛军如此剽悍,先败徐州官军再败青州官军,连堂堂刺史都被生擒活捉,显得他当初的谏言如此可笑。 自知无力辩驳的他只得低首请罪:“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陈郢阴沉着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