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_第四百七十九章: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九章: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第4/5页)

禁物的名义,说要拿出五千贯来赎人,还有……”

    对这些事,杨炯是最知底细的,他在议事堂,而议事堂里的商贾极多,稍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得到的消息不比朱楼的消息慢,毕竟做买卖的人现在都知道,消息某种程度来说就是金钱。

    杨炯又道:“不只是如此,那昭义镇的韦弘敏,甚至自己也开了作坊,学着咱们神策府……”

    王琚笑吟吟的道:“这个有什么可虑的,他即便要学,哪里学的去?神策府的工坊,早就成了气候,物美价廉,他就想要重头学起,哪有这样的容易,他培养了这数十万计的熟练工匠吗?他有数千万 乃至于数亿贯的钱财吗? 即便如此,河南这边工坊生产出来的东西俱都物美价廉,凭着河北的粗劣货,也能与河南府的工坊争雄?只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破产不可,杨公勿忧,许多事,不是一日而就的。”

    王琚说出这番话,自然有他的自信,河南府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如今已经有了足够的先发优势,因为有了规模化的生产,所以能将价格降到最低,因为数年的积累,技艺水平远非河北可比。至于匠人,那就更不必说了,天下的巧匠,哪一个不是向河南府流动,因为只有在这里,自己的技艺才能够发挥出来,才能得到更丰厚的报酬,河南府开出来地价码,其他州府是绝对开不起的。

    人才、资金、技术积累,这三样是河南府工坊业的最大资本,想要有样学样,那也只是东施效颦,因为神策府绝不会给这些追赶者任何一点机会,竞争失败,就意味着淘汰出局。

    杨炯却只是苦笑摇头:“事情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昭义府刁难河南的货物,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