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03 唐朝学生学霸学神怎么区分(江南v神话盟主打赏加更二) (第2/6页)
所必须学习的科目。 而判断学子们的学识是否渊博,是不是具有了一定的水准? 也是依照是否通读,并且融会贯通了这九经作为最基本的标准。 想要从一个最基本的学院中毕业,最基本的考试,就是要通两经。 而这两经的选择,可就是灵活多变的。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你想要学习的经书。 就如同现在的大学,选科与选课一般的灵活。 比如说这通两经的标准,可以是大经中的任意一部,搭配上小径中的一部,就算是两经了。 但是只学习两个小径的,就不能算是通两经。 若是通两经,怎么也要将中经中的两部精通了,才算是最低的标准。 总之,不可以有偷懒的想法。 若是在毕业之前,大中小当中各通上一种,那么就能达到通三经的水准。 这个时候的学员,身上就自带了一层:名为可以教书育人的光环了。 到了一地的乡村城镇,可以办个书斋或是启蒙的课堂,而到了更偏远山区之中,就算是教出几个秀才,也是可得的。 这种人,就是我们现在单纯意义上的普通班的第一名,年级的前十,一二本的好学生了。 当然,这样的学生,是称不上学霸的,因为,在大唐大周,学霸们的标准,最低也是要通五经。 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 这就等同于是不偏科,不缺腿的学霸了。 他们不会为政史地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