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一千四百零一节 杂家的官僚(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零一节 杂家的官僚(3)) (第3/7页)

    “臣闻之,仁莫过于生民,欲生民莫过于养民。故臣当以养民为要,使其安其居、乐其业、上养父母,下育儿孙!故此,欲养民,莫过于使民衣食足!臣以为,若得衣食足,则天下大同,三代不远矣!”朱买臣深深的拜道。

    刘彻听了,眼睛之中,闪烁着琢磨不定的光泽。

    这也是当世杂家思想和理论展的一个新高峰了。

    衣食足三个字,意味着杂家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谈论道德和学术的境界,或者说,在安东的杂家,为了求展和生存,主动的跳入这滚滚红尘,选择与众生为伍,而不再跟过去一样,只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以及理论对上层的统治者宣扬。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意味着,杂家很可能成为第一个世俗化的思想学派。

    第一个可能深入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学派。

    而这是很难得的。

    不信的话,你就可以去看看其他学派。

    儒家,这个不用介绍了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这个学派的理论和论述,从来就不是为了跟百姓,甚至不是跟中产阶级说的。

    它的所有一切核心论述,都是对君王,对贵族,对士大夫所说的。

    至于黄老派?黄老思想本身就太过深奥了,别说其他人了,就是黄老学派自己的名宿,也未必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理解通透。

    法家?本就是专为帝王和统治阶级量身打造的。

    至于墨家,翻看墨子一书,你就可以现,几乎每隔一个段落,墨子都会呼吁‘当今王公大人……’一类的呼声。

    很显然,这也是写给上层看的。

    自然,这些所有的学派,都会谈论那些实际上与社会生产、文明进步无关的东西。

    甚至将之看成一切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