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五十节 调整(2) (第3/4页)
这种可怕的怪物了。 当然,怎么‘讲道理’,也是一门学问。 刘彻自也明白,在如今的中国体系下,想要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那是痴人说梦。 便是表面上的公平公正,也基本不可能。 你看那些列侯们,只要一日还是列侯,就一天拥有强大的人脉和社会资源。 他们的子嗣,一入伍,起点就至少是中级军官,甚至不乏有人入伍即为校尉、都尉的。 这是公平公正吗?当然不是! 但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不过好在,这考举之事,真正的列侯和军功贵族们,向来不爱。 最多就是派几个不成器的庶子和侄子来凑个热闹,谋条出路。 家族的精英,真正的优秀人才,还是将眼光放在军队和兵事的锻炼上。 毕竟,汉家的体制,文官永远都被武将压一头。 一般来说,假如有可能,不会有军官想要转为文职。 相反,各级文官,做梦都想要领个军职。 毕竟,这天下,只有军中方有黄金屋,也唯有军中可得颜如玉。 想要逆袭,唯一的道路,就是成为军官,然后一步步积功,拜为将军,受封列侯。 所以,刘彻知道,其实此事是可以‘讲道理’的。 毕竟,他没有触及列侯和勋贵们真正关切的根本利益。 考举制度诞生的官员,也不过是些两百石、四百石的小官。 想到这里,刘彻也不禁轻叹,自己当初抉择的正确若今日的考举制度是一次只取数十人,而且一取就是高级官员,甚至是顶级官员的备胎。 恐怕,哪怕是他想要改革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