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九百七十七节 老朋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七节 老朋友 (第2/4页)

奴人的眼里,河西和河套,基本是一体的。

    两地的部族,也常常会互通消息和情报。

    甚至会进行联防。

    这也是匈奴的特性决定了的。

    匈奴帝国的双头鹰政策,由四柱组成。

    左右贤王,作为东西方向的大脑,单于庭是神经和中枢,而左右谷蠡王则是匈奴的四肢,左右大将和左右大当户是匈奴人的血管和肌rou。

    剩下的部族,组成了匈奴的细胞和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全盛时期的匈奴帝国,能在半年之内,就征调出一支规模超过四十万的骑兵来应对他在任何一个方向遇到的危险。

    而在同时,匈奴人有足够广阔和辽阔的战略纵深来适应和反应强敌的攻击。

    讲道理的话,幅员数万里的辽阔帝国疆域,足以让匈奴人哪怕放弃了整个幕南,也不会伤筋动骨。

    对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在春夏的时候,前往北方,而在秋冬回到南方,这是正常的事情。

    但,有一个地方例外。

    这就是河套和河西。

    河套,自不用说,滂湃的大河,滋润着这个塞上天堂,这里,除了冬天,其他季节不缺青草。

    而匈奴也早就学会了在盛夏和秋天晾晒干草和储存草料的技能。

    这又不能。

    而且也不需要匈奴人自己动手,奴隶们会帮他们完成这些工作。

    至于河西

    此时的河西,可不是后世的河西。

    青藏高原的隆起,虽然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但,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却在河西走廊,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山区降雨。

    更重要的是,祁连山脉的隆起和冰川时代遗留下来的强大冰川,年年岁岁,都在为这片热土,提供着永不枯竭的雪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