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四节 切割 (第4/8页)
是…… 颜异自问,若当今天子真的要尽罢儒生。 那么,不出二十年,儒家就要跟杨朱学派一样消亡了。 “陛下!”颜异立刻叩首拜道:“臣愚以为陛下所言,或有些以偏概全……” “臣与臣之所奉之儒家之学,盖自仲尼以降,孜孜不倦,所求者,上佐君父,下安黎庶,致道三代也!儒,柔也,以柔济刚,而刚柔并济,是故法先王,隆礼仪,谨乎臣子而贵之于上,人主用之,则宣明大义,理顺阴阳!故仲尼曰:发而不中,反求诸己。今陛下以一狄山而不用儒家,岂非楚人买其珠于郑?” 刘彻听了,呵呵一笑。 所谓楚人买其珠于郑,这是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 也是后世成语买椟还珠的来源。 只是,你一个儒生,拿着法家的寓意来说事,也是绝了。 不过,考虑到,现在诸子百家的交融之势,刘彻也就不在意。 现在的儒生,不仅仅会应用法家的理论和学说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连黄老派和墨家的东西,也可以拿来用。 而且,这个趋势,是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其实,现在的诸子百家的巨头们,谁要没在本业之余,兼修几门诸子之学,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譬如胡毋生,他除了《春秋》外,还兼修了《商君书》《韩非子》。 董仲舒则还是大名鼎鼎的《道德经》《管子》等典籍方面的专家。 至于胡毋生的弟子公孙弘,若刘彻没记错,他在拜入胡毋生门下前,是吕不韦的推崇者,他自学过《吕氏春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