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零九节 成功的开始 (第3/7页)
,自绝于朝堂。 天子不会容忍有人打着孝道的旗号,去当逃兵;列侯贵族们也不会准许,自己的麾下有人在战场上当逃兵。 但问题是——事涉孔子,容不得儒家退缩。 倘若没有了孔子这块招牌,儒家的吸引力和对天下人的号召力,就要下降一个等级。 而这极有可能导致,未来的年轻人,不再来到儒家的学苑求学。 那些贵族、那些大商贾,也不会再如现在这样的慷慨。 没有了年轻人的补充和贵族、大商贾的赞助,儒家拿什么去对抗法家和黄老派? 怕是,要被墨家都骑到脑袋上耀武扬威了。 是以,沉默片刻后,胡毋生终于行动了起来。 只见这位大儒,在两位弟子的搀扶下,走到场中,拜道:“陛下容禀:三北案,只见与韩非子之作,未有信史可证!老臣以为,此乃无中生有之事,还望陛下明察之……” 张恢却是早知儒家会拿这个事情来说事,他笑了一声问道:“韩非子难道还能诬陷孔子不成?” 胡毋生哼了一声,拒绝回答这个明显是坑的问题。 张恢哪里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立刻就痛打落水狗,逼问道:“那敢问胡子,胡子对于人主举匹夫之行的事情,如何看待?” 这也是三北案,儒法争论的焦点了。 法家认为,国家、政府,不应该被个人道德所绑架,以国家利益为先。 于是,战国时期,法家执政的国家,都是**裸的rou弱强食,一副帝国主义范。 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就是由法家所创造的。 而对于儒家来说,将个人道德、礼法标准,置于一切之上,却是他们赖以为生存的根本。 是以,胡毋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