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1) (第6/7页)

亚夫身后,他们用着诸夏民族古老的士礼,俯首而拜,严肃的道:“末将秦牧(张复),赖陛下之威,社稷之灵,幸不辱命,虽有薄功,不敢称雄!”

    当周亚夫念完最后一个名字。

    大殿中央,已经跪下十三位有功的高级军官。

    他们有的是在正面作战,率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大将。

    有的是在侧翼做保障工作,率领和指挥民夫青壮,及时可靠的保证了大军供应的文官。

    更有远征上千里,深入草原,端掉了尹稚斜老巢的骑兵军官。

    这也是全新的战功计算方法改革后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以前,只有前线勇敢作战的将军,能风光,能收益,能获得好处。

    而在后方做保障工作和为大军侧翼掩护的人,却只能捞到点汤水。

    这当然是很不合理的。

    正面作战的将军和士卒,固然应该受赏。

    但后勤工作和侧翼掩护以及牵制的军队和官员,难道就活该吃糠喝稀?

    长此以往,后勤工作和掩护任务,谁还愿意去做?

    而且,也不利于军队内部的稳定。

    刘彻看着这些人,站起身来,对着群臣问道:“卿等以为,这殿中诸位司马校尉,其功劳当如何评定?”

    虽然,刘彻自己早就已经跟自己的心腹亲信们商量好了怎么册封和赏赐。

    但这样子还是要做的。

    反正,刘彻现在有的是愿意给他当托的马屁精。

    果不其然,早就已经知道了刘彻心思的少府令刘舍和舞阳侯樊市人以及复阳候陈嘉、中水候吕青肩,就几乎同时跳出来,拜道:“陛下,臣等皆以为,司马校尉,遵奉陛下的诏命和将军的指挥,奋力杀敌,用心辅佐,有功,当录其名讳于大鸿胪,奏于太庙,布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