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零三节 继任者 (第4/7页)
度里统治阶级自己行方便的地方。 贵族子弟不学无术之人,就可以通过这个途径镀金。 但在如今,汉室考举制度取代了科举制度。 而考举制度,取的是中低层的官吏,基本与公务员考试差不多。 这就使得,基本上,学习成绩中上的人都可以考中即使今年没考中,明年还可以继续,并且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增加。 除此之外,郡国之中,各种学苑,遍地开花。 儒法墨甚至懒洋洋的黄老派,都开始大开山门广收学徒。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学似乎就成为了多此一举的摆设。 然而,事实证明,文人士大夫们总是能找到机会,发展出新的游戏规则。 就如这太学的现在,就似乎正在朝着类似于博士生、硕士的进修地。 这里,成为了天下有志于学问,不屑于仕途的年轻俊才,或者虽然很想当官,但还是要先深造的精英们的中心。 而此地的师资力量,更是独步天下。 儒法黄老,甚至是墨家之中,最出色,最有成就的博士,全部云集于此。 于是在今天,汉室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后世的大学深造体系的制度。 在各郡国的学苑之中,莘莘学子们首先在当地接受基本教育。 而学苑的主持人和老师们,则会仔细挑选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和精英,然后通过官方或者私下额运作,让这些人来到太学,进入进一步的深造。 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淘汰。 但留下来的,必定是这个学派的未来。 就像鲁儒,为何鲁儒忽然就衰落了? 除了它的大本营被刘彻掀了个底朝天外,最大的打击,就来自于太学。 当时,在太学之中的鲁儒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