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九百三十一节 雁过拔毛(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一节 雁过拔毛(2) (第2/8页)

笔人头税的收入,在整个汉室至今五六十年的历史中,在多数时候,是超过了田税,甚至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汉室天子也借此政策,完成了其君权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铺垫。

    道理很简单。

    自周以来,税赋分开。

    税是国家开支,用来养官吏,以及应付平时开支。

    而赋则是天下百姓和官民,供养天子,为其营造宫室、陵寝以及编组军队,抵御外侮的。

    当皇帝的小金库里的钱比国库里的钱多的时候。

    丞相、百官,自然都要给皇帝跪下唱征服。

    因此,汉室对户籍的管理,实际上比土地严苛。

    至少土地允许买卖。

    而户籍,却禁止随意脱籍。

    依照汉律规定:诸脱户籍,家长徒。

    家族里有一个人脱籍逃亡,户口本上的户主就要被叛徒刑。

    太宗皇帝时,车骑将军郅候薄昭也曾经写信给淮南厉王刘长说:亡之诸侯,游宦士人,及舍匿者,论皆有法。

    而事实也是如此。

    太宗皇帝十四年,河内郡守坐‘知亡人脱亡名数,以为保,免’。

    一位相当于********的巨头,因为企图亡匿一个脱籍者,被摘掉了乌纱帽。

    但在目前,汉室的情况,却并非是逃亡百姓过多,以至于朝廷不得不收紧律法,严苛打击逃亡士民。

    目前,汉室国家总体上轻徭薄赋。

    皇帝慷慨大方,挥挥手,就是田税三十税一,赋税永不加赋。

    在实际上,普通自耕农和小地主甚至佃户,并不需要逃亡和隐匿。

    因为,假如他们逃亡和隐匿在那些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