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节 最后的白狼骑(1) (第3/8页)
角弓的出现,改写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形态。 匈奴人更自豪的自称自己‘控弦四十万’,炫耀武力。 但,这种弓的技术含量很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中国所仿制。 只是,因为中国缺乏匈奴那样丰富的动物肌腱和角质资源,所以,一直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弓骑兵。 直到,陈嬌在安东开始捕鲸。 这使得汉室找到了新的动物肌腱和鱼胶来源。 现在,萧宸的骑兵的弓箭,就是以鲸胶黏合桑拓木、枫木、竹木,在弓背上镶嵌了富有弹性的鹿腱,弓弦材料,或以坚韧的鲸鱼筋,或以丝线拉成。 比起匈奴人用的弓,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同时准确度更高。 最重要的是,汉军弓手的扳指,远比匈奴人用的骨质扳指更加坚固,受力点也更好。 “嘭!”整齐的弓弦震动声,如同惊雷一般炸响。 汉军弓骑兵们在距敌七十步左右开始了第一轮齐射。 齐射的效果非常好。 论射术,当然是匈奴射雕者要强。 但,可惜,他们的弓弦,大部分是用马鬃拉出来的。 没办法,哪怕是游牧民族,即使是胥纰军,也绝对奢侈不到,所有的弓箭,全部都用鹿或者牛的肌腱来做弓弦他们最多在弓身上镶嵌一层,以此增加弓的力量和射程。 但绝对奢侈不到,弓弦也以珍贵的肌腱来做原料,他们更不可能用价比黄金的丝绸来拉弦。 而马鬃虽然在制成弓弦后,非常坚韧,但到底弹力不足,杀伤力远远不如汉军的角弓。 只在这个瞬间,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