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零七节 撕逼!(3) (第2/8页)
“汝高阳酒、徒乎?” 这个儒生又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高阳酒、徒乎?” “子曰……” “汝高阳酒、徒乎?” 基本上,只要你舍得节cao,那么儒生就永远无法战胜这个梗。 原因很简单,这是大汉帝国太祖高皇帝的金口玉言。 儒家敢否定吗? 发展到今天,随着诸子百家,特别是墨家的复苏,杂家的重新崛起以及法家的强盛。 这高阳酒、徒四个字,就成为了儒家所有派系的阿克琉斯之踵。 在上层,大家都是君子,会讲脸面和节cao,可能这个问题还不大。 但在广大基层,特别是那些儒家力量不占优的地区。 儒生在这个梗面前,狼狈不已,溃败千里。 现在,荀子学派选择改进儒冠,这可能既是他们自己的风格,也是他们实在受不了被人拿着高阳酒、徒四个字轻松吊打的原因。 刘彻也是想着,有些好笑。 谁能想到,在后世威风八面,独霸学界,垄断思想,无所不能的儒生,在今天,是如此狼狈不堪的境地?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若非历史上,武帝用皇权亲自下场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加上法家的投靠,补全了儒生的最后一块短板。 不然,儒家永远没有机会在汉室成为那个影响国政,左右社稷,决定意识形态的霸主。 更不提在宋明成为那个唯一的至尊了。 但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可笑。 你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是事实! …………………… 朱文站在台上,望着全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