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节 北匈奴的反应 (第6/9页)
自也不会再阻拦……” 狐鹿涉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对于阳罔更加看重了几分。 “这阳罔,必须笼络住……”狐鹿涉在心里想着。 匈奴帝国,现在就缺阳罔这样的知识分子。 但阳罔也同样在心里笑了起来。 “古有邯郸学步,今有匈奴仿汉……”曾经他也害怕和畏惧过,匈奴人向汉室全面学习后强大起来。 但在这草原上呆了这么久,阳罔已经确信——无论匈奴人怎么学,都不过是画虎不成反成犬。 原因很简单,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中国南辕北辙。 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匈奴人再怎么学汉家的制度和文明,也学不到精髓,学不到神韵。 当然了,向中国学习后的匈奴,比起之前,确实进步了不少。 最起码,在狐鹿涉治下,幕北各部之间的联系和纽带更加紧密了。 在存亡危机之中,匈奴各势力之间也更团结了。 另外,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无数倍。 譬如那些西域掳来的工匠,就在这一年来为匈奴人铸造了无数的武器。 想着这些工匠,阳罔就在心里得意了起来。 因为在前不久,在他的建议下,狐鹿涉下令将所有工匠集中起来,模仿汉室的少府体制,建立了一个匈奴的少府,当然名字改了一下,叫做‘大府’。 匈奴人觉得这个名字好,比汉朝的少府威猛许多了。 而这正是汉室所需要的。 “翌日王师北伐,只需要占领‘大府’,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