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节 杂家官僚(2) (第7/8页)
人却浑然不惧。 因为他知道,现在,与先帝时期,局势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旁的不说,现在,谁敢再用对付先帝那一套对付今上? 信不信你早上这样做,下午接替你的官员就已经抵达了你的面前? 数以万计的考举士子和大汉帝国的强兵铁骑就是当今天子的最大依仗。 更何况,朱买臣本人,确实非常非常讨厌这个制度! 作为底层出生,他对于这些毒害底层百姓的苛政、恶政,深恶痛绝! 而且,他确实需要这样子来为自己刷声望,刷名声,刷人望。 不然,不玩点心跳,谁知道他朱买臣是谁? 从今以后,他走出门,天下人看到他就会说:这就是那位直谏君父的朱公啊! 所以,朱买臣无所畏惧的道:“至于补不足,则是道路、桥梁、渠道以及地方亭里之必要人员培训……如,臣欲行‘一三之制’既,每一个有户三百之乡亭,必有一郎中、一蒙师、一铁匠……” 朱买臣此话一出,不止刘彻赞许不已。 就连许多大臣也都对另眼相看。 因为,根据《平律》,国家鼓励并且奖励地方医师、蒙师、工匠。 为此,地方上的医师、匠人(木匠、铁匠和泥瓦匠),若技术过硬,且确实造福了乡里,那就可以免除徭役,并享有一些特权。 这是刘彻当初为了在未来适当之时,建立起一套基本覆盖全天下的教育、医疗和基本生活资料保障体系的尝试。 特别是医生和蒙师,刘彻不需要他们有多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