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六节 战俘的问题 (第3/7页)
胆,再来一战,还是灰心丧气,借酒消愁,对刘彻的汉室都是极好的。 前者,会让他们在匈奴内部上跳下蹿,搅乱局势,影响判断。 甚至可能造成内乱。 想想看,一群整天‘耻于马邑之败’,发誓要血洗耻辱的贵族,强拉着单于庭要回头。 而单于庭,目前几乎已经确定西进政策。 很可能当这些人回到匈奴的时候,匈奴大军已经西征。 到那个时候…… 单于庭的好戏,恐怕要上演个不停。 历来,一个内部意见无法统一的政权,都会陷入无限内耗。 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任何国家和民族,能在强敌在侧之时,在内讧之中,还能有所作为的。 要是后者,那就更好了。 送一批米虫给匈奴人,消耗他们的国力,顺便借他们的嘴巴,宣扬汉家王师的威猛和强大,如此,未来或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瓦解许多本来可能的抵抗。 毕竟,游牧民族有奶就是娘,遇到强敌,膝盖就会软的特征,自古有之对多数草原上的部族来说,他们压根没有国族和民族认知与意识,对他们来说,反正,给东胡人当奴隶和鹰犬,跟给匈奴人当奴隶和鹰犬,没有区别。同样,给汉朝当臣妾和鹰犬,也没有区别。 他们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被俘虏的匈奴士兵,可都安置好了?”刘彻跳过折兰王跟白羊王的话题,转而问起那些被俘士兵和下层贵族的情况:“他们的态度与想法怎样?” “回禀陛下,此辈倒是老实得很……”义纵想起了自己的弟子,田建身边的那个匈奴贵族,就忍不住在嘴角露出笑容。 在马邑之战之前,讲老实话,义纵也一直以为,匈奴人与汉人一般,大抵都是些充满了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