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节 战争的脚步(1) (第7/8页)
他要耗资数十万万去修个宫室给自己当游乐场,大臣们也只能干瞪眼。 更何况,这种让利于民的事情? 汲黯只能选择点头领命。 刘彻看着汲黯,解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欲导民之俗,必以利之,百姓得到利益,自然就会遵循国家的意志,反之,则不然!” 这是自然,在中国,无论什么时期,只要有钱赚,有利可图,大家就都会一窝蜂的去做。 后世的太史公做史记,写货殖列传,就能清晰的看到,几乎所有的大贾,都会带动一地的商人取向。 某地有人冶铁致富,当地,就会出现大量的冶铁作坊。 靠贩卖致富,贩夫走卒随之增多。 畜牧致富,则人人竞相养殖。 这种国民性格,甚至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后世是如此。 提起温州,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皮鞋、皮包。 义乌,是小商品批。 广州,是贸易公司扎堆。 甚至于,连非法的产业也是如此。 走到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下,老军医,十之**是莆田的,办证,无论天南海北,都是一口湖南腔,就连诈骗,一通电话,基本也能知道,是那几个地方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能赚到钱,养活自己的妻小儿女,他们才不在乎,到底是做什么行当。 这个道理,古今皆然。 汲黯则是一愣一愣的听着,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于是,汲黯就道:“伏唯陛下能明见万里,臣等皆万万不能及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