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节 经济(1) (第3/5页)
农家和法家的大本营。 在当地,儒家和黄老派几乎被赶尽杀绝。 墨家更是除了提供技术支持时,可以自由出入,其他时候,都插不进去。 但槐里和新丰的数据,只能震撼人,但却不具备说服力。 要说服他人,使得他们正确认识到世界的变化。 就必须拿出一个足够让他清楚和了解到这个世界变化的证据和事实。 还有什么比郁夷这个曾经关中经济民生倒数第一的县,更有说服力的? 汲黯闻言,也不多话,微微恭身,就从箱子里,找到了郁夷县的历年档案。 然后,他拿在书上,面无表情的念了起来其实相关数据,基本上汲黯都是记得滚瓜烂熟的,所以他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先帝三年,郁夷共有户五千三百二十一户,口两万三千七百余人,全县有三乡二十五亭,计有上田万七千一百余亩,中田五万余亩,下田六万三千一百余亩……”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关东地方县…… 在关中来说,仅仅是这个人口数字和户口数字以及田亩保有量,就足够它排名倒数第一了! 更别提,许多列侯都知道,郁夷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的水利设施落后,甚至极度缺乏,此外,当地的地主,不是那么的友好,几乎可以说是极尽剥削和敲骨吸髓了。 至少在许多人记忆里,都记得,曾经听说过的一些民谣。 宗周之时,郁夷被诗经称赞道:四牡騑騑,周道郁夷。 但到了汉室,郁夷百姓纷纷传唱:汉道巍巍,郁夷躬躬。 淳朴的百姓,用这样浅显的比喻,道明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和对其他关中地区的羡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