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2) (第7/8页)
昌,则与之相反,追求‘集天下之智而举圣贤之行’。 这两条道路,一条通向贵族、豪强和士大夫之中的精英治国,另外一条通向天下事天下人共同决定,与《吕氏春秋》的贵公思想遥相呼应。 毫无疑问,现在看来,伍被这一派,得到的关注和赞誉更多。 贵族士大夫官僚们纷纷点赞,说‘伍子博览古今,怀天下志,而行先贤之道,可谓贤达也!’ 直接给伍被按上了一个伍子的名头,更不遗余力的为伍被鼓噪声浪和制造名声。 而左吴、晋昌这一派,则被打压和限制。 最初,伍被、左吴、晋昌三人主动分割道路,分头探索的理想,在如今却已经在现实面前变色了。 毕竟,哪怕是陈余张耳这样有着刎颈之交,可以互托生死的人,不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现实之中,最终变成了相互恨不得对方马上去死,甚至为了让对方去死,不惜投靠自己本来的对头! 伍被与左吴、晋昌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弟子门徒之间的互相斗争,彼此道路的差异和分歧,让他们在实际上已经渐行渐远。 伍被觉得左吴与晋昌是典型的榆木脑袋,不知变通,而左吴与晋昌则以为伍被过于高傲,忘记了当年的初心与初衷而沦为士大夫权贵的走狗。 尤其是近来,伍被门下弟子们在鼓噪着‘家訾十万以下非民论’,让左吴与晋昌火冒三丈。 按照伍被的弟子门徒的说法,家訾十万以下的人,不当出来唧唧歪歪,也不该享有什么决策权。 国家大事和政策,由他们这些‘精英、贤达’安排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