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节 众智(2) (第3/8页)


    与内陆的稷下学宫、广川学苑、邯郸学苑等知名学苑一般,平壤学苑也实行捐献推举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谁给的钱多,谁的子侄就可以更快入学,并得到更好的师资教育。

    这些年来,随着安东大开发和淘金潮,造就了一大批的新兴富豪与中产阶级。

    暴发户们比比皆是。

    像游侠、行商以及捕鲸业从业者,他们在发达了以后,有了钱以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子嗣跟自己一样去过刀头舔血,提着脑袋搏命的日子。

    兼之,平壤学苑的口号与理论,特别贴合这些人的诉求和目标。

    所以,各地的豪商、大贾、贵族,纷纷慨慷解囊。

    仅仅是西北都尉陈嬌、西部都尉陈须兄弟,每年都会捐献数以百万的钱财和价值差不多的物资。

    朝鲜君刘明,深受其辅佐大臣韩安国的影响,也是杂家思想的拥泵。

    所以,不仅仅给钱给人给政策,还给地!

    最初,平壤学苑只是一个在平壤城外的一个山岗上建立的寒酸学苑。

    但如今,学苑占地超过一万亩,名下拥有的学田超过数万亩。

    而这些土地都是朝鲜君历年所赐。

    有时候,朝鲜君一年甚至会十几次赐地。

    打着的名目也是花样繁多。

    什么天子千秋啊太后千秋啊太皇太后千秋啊,梁王千秋啊,梁王后千秋啊。

    总之,逮着名目就送田送地送钱。

    剩下的韩王、真番王之类的藩国君王,自然也不敢怠慢,逢年过节,都得做做样子,捐献财货。

    靠着捐献,平壤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