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一十节 高阙会战(3) (第2/5页)
始皇时期,为了解决军队渡河问题和皇帝本人巡游天下,横渡江河时的障碍,秦人将艁舟之术,在旧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良。 出现用双舟一体,首尾相连,互相捆绑的浮桥。 秦极盛之时,在这北河、南河,架设了大量永久性浮桥,以供军队和士民通过。 不过,随着秦王朝崩溃,这些浮桥,也早已经被大水冲毁,成为了朽木。 而现在,汉军使用的浮桥,则是在秦人的浮桥技术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新式浮桥。 依旧采用了秦人的双舟结构,但增加了悬挂在舟船上的木桥设计。 这种结构,使得只要这浮桥存在,那么,即使大河的水流再湍急也无法危及渡河的军队。 更因为用了双舟结构,使得浮桥的桥面很宽,连战马甚至战车都可以通过。 “隧营的技术还真不赖……”义纵在渡河后赞道:“急切之间,就可以在此大河之上梁艁为桥,真乃神乎其技!” 作为高级将领,义纵自然知道,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围绕浮桥而展开的大战。 最有名的莫过于春秋晚期,穆公为了复崤之战的仇,而发动的对晋国的攻势。 那次战争,秦人就是使用了艁舟,渡大河,出其不意的拿下王官,使得晋军甚至不敢迎战。 于是穆公封崤之战中的秦国阵亡将士遗骸,哭丧三日,然后引兵归国。 但历来,艁舟之事,不仅仅耗费时间长。 当年秦始皇为了渡过湘江,使刑徒三千人尽伐湘山树。前后十几日,才搭好浮桥,结果天公不作美,一阵狂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