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八节 鲜卑也是诸夏 (第3/8页)
实并非是因为它真的比其他学派强。 而是它的学问和思想,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 这或许有些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儒家的派系才会如此之多。 人一多,当然就会分派系,有分歧。 即使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处于现在的汉家王朝实际控制之外或者之内游走的内藩和外藩的士子里。 派系也是多如牛毛。 长安城不就有个笑话吗? 讲的是某岁考举,一位落榜的士子在渭河旁边哭泣,因为屡试不中,他欲要跳河轻生。 但,就在那时,一个身穿儒袍的士子拦住了他。 “您为何要想不开呢?”那位儒袍士子问道:“您若是轻生了,您的高堂大人,谁来赡养?您的妻儿,谁来照顾?” “夫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亲毁,何况生命?故君子死而冠不免,死必从义!” 那个轻生的士子回过头,恭身说道:“原来是师兄啊!” “足下也是儒生啊,儒生就更不该轻生了!”那个儒生道:“对了,您是治《书》还是治《诗》或者《春秋》?” “春秋!” “哦,是《左传》?《公羊》?《谷梁》?《邹氏》?《夹氏》?” “吾从谷梁!” “我也是谷梁派的!”儒生兴奋的说道:“对了,您学的是燕赵谷梁,还是三河谷梁?” “三河谷梁!” “去死吧!贼子!”那儒生一脚将对方揣进渭河里:“吾生平最恨的就是尔等这些篡改先贤典籍的贼子!”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