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节 变迁 (第3/7页)
就大手一挥,宣布将修建一条从绛县到雒阳的轨道。 嗯,周亚夫毕竟不是什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境界并不高,他的家乡情愫特别重,做了丞相,不给家乡谋福利?玩毛!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特别是,当家乡父老们,组团来长安,三番五次的上血书恳求时。 周亚夫根本招架不住。 至于晁错,则是立刻挥舞起钞票,开始大量扩充廷尉和御史大夫衙门的人员。 首先是持书御史们,一下子就从二十人扩张到了三十六人,廷尉各司曹的副官,也都增加了两三位。 法家笑的嘴都合不拢。 更多的官员,更多的编制,意味着更大的权柄和更强的执行力。 当然,也意味着官僚系统进一步臃肿。 好在,至少将来三十年内,汉室都还不需要担心什么亢员的事情。 目前来说,各级衙门,假如真的想做事情的话,那就只会缺人。 而这些子钱商人的垮台,让刘彻也趁机再次刷了一波声望,收买了一波人心——他让廷尉学习后世的做法,将那些从子钱商人家里查抄的各类借条,统统拿出来,在长安的直市上,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整个关中,瞬间感恩戴德。 就连地痞无赖们,现在也沐浴到了皇恩。 至于以无盐氏为首的子钱商人,在这一次,无疑成为了最大输家。 但谁会管他们? 当然,刘彻很清楚,弄死一个无盐氏,未来,必定会有有盐氏、空盐氏出现,继续无盐氏的事业,历史就是这样,不断的螺旋式上升。 不过,暂时来说,长安和关中的子钱商人势力,都被清扫一空了。 这就有利于,刘彻自己来搞金融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