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节 上吧!主父偃! (第2/4页)
些措施都很有效。 至少,哪怕是那些心里不喜欢刘彻推行的政策和倡导的国策和制度的大臣,也说不出什么话,更挑不出什么错。 一切法律、政策和决定,都是集体决定。 都是天子在跟文武百官商议过后,得到了至少超过一半人支持,特别是说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后,由三公附署,九卿议论,事下百官讨论,这才正式公布。 尽管他们是反对者,但,群情汹汹,大势所趋。 不同意也要同意。 不同意也要去执行! 不然就是乱臣贼子,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更别提,刘彻还隔三差五的将一些在群臣眼里看上去非常宏达,乃至于根系国本的事情,完全放手,让大臣自己去讨论、决定。 他本人就跟一个泥塑的雕像那样,不干涉、不持立场,不发声。 等大臣们讨论完了,他再加盖印玺,形成合法的诏书,公布天下。 这让许多人都享受到了‘’的特权,感觉到了自己是这个国家,这个政权的真正主人的感受。 顿时,士气MAX,工作积极性MAX。 正如这次的石渠阁之会的礼仪制度。 在大臣们眼里,这可是关系国本,甚至大汉帝国属性的大事。 天子入场要走几步? 丞相入席,应该走几步? 诸子百家的巨头,应该怎么安排座次? 都直接干系到了世界和平,宇宙稳定和大道之秩序的关键。 能在这样的大事上,拥有充分权力,享受到完全的决策权。 这让臣子们无比满足,也无比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