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九节 移风易俗 (第3/7页)
对声寥寥无几。 至于新安和新安县以南的广大地区的老百姓,只能用热泪盈眶和喜极而泣这两个词语来形容他们的感觉了。 这个很好理解。 就好比后世南京吃了马鞍山,你看看马鞍山市民会怎样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旁的不说,终于成了关中人,这个原因就足以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载歌载舞了。 更别提,进入关中,就意味着享受到与关中一样的福利。 包括上林苑的避难所和粮食保护以及优惠的盐铁价格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虽然,新安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一时半会,还不能算关中人,要等函谷关迁过来,建成以后,他们才能从法律上被视作关中人。 而刘彻的注意力,则从广关之上,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移风易俗! 移谁的风?易谁的俗? 包括江都国在内的,东海郡、会稽郡、豫章郡的这片东南之地的风与俗。 早在刘彻即位时,就有会稽郡的监郡御史报告:会稽民俗崇鬼神,常以牛羊祭,百姓民困乏于此。 刘阏去了江都后,也不止报告:江都百姓喜巫神之属,祭祀耗费颇重,常至生活困乏。 至于刚刚归化的东海郡就更夸张了其民无不以祀巫神为要,常倾家荡产,以祀巫神。 这是当地几百上千年的传统了。 百姓生病或者喜丧,都爱祭祀巫神。 而且喜欢拿着牛来祭祀。 这是因为牛耕在当地并不普遍的缘故。 东南地区,到现在为止,除了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农村,依然停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