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一千四百八十三节 为政绩论(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节 为政绩论(2) (第6/8页)

简单,只要被官府收一次税,以后就成为惯例了。

    他们年年都要交,每年都会被割羊毛。

    更麻烦的是人人都知道,官府是会得寸进尺的。

    今年能收一千万,明年肯定会想收两千万、三千万!

    主爵都尉不就是这样的吗?

    元德五年,主爵都尉在长安收了一千多万的商税,然后就上瘾了。

    去年,一口气就收了三千万……

    今年,公孙弘已经放出话来,全年主爵都尉衙门要收一万万商税和车船税,其中关中地区不会少于五千万……

    是以,几乎不需要用脑袋思考,列侯们必然会抵制安东地方的征税,甚至会想方设法的阻挠和破坏,为此他们甚至可能直接将官司打去长安,在许九脑袋上按上无数个罪名。

    即使长安最终支持许九,他们也可以用尽手段的拖延和转移。

    但,伍被知道,在安东有时候,征税并不一定需要针对特定人群。

    他笑着告诉许九:“兄长可以从派遣工身上着手……”

    “安东境内有派遣工、推荐工数十万,每人加征一算,便是数千万的资财……”

    数年以来,安东各地的展,都有赖于廉价耐用勤劳的夷狄各族人民。

    特别是能吃苦耐劳,还不怕寒冷的鲜卑、乌恒、匈奴、扶余之族。

    一个派遣工在崇化和顺德的售价不过五千钱。

    他们可以为主人辛勤劳作五年,然后再为官府劳作数年,直到他们被榨干最后一丝利用价值。

    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获得归化,得到汉家户口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