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_第1266章 阴谋笼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6章 阴谋笼罩 (第2/10页)

,算不上意外,想着秦良玉的年纪,到时候若是找个‘荣誉’之类的借口,应该能说得通,朝野或许能接受,不会引起大的动荡。

    孙承宗找了个说服他自己的借口,道:“皇上此安排甚为稳妥,那,曹文诏如何安排?”

    外面盛传曹文诏会接替孙承宗已经有些时间了,再等上三年,曹文诏会不会有想法?曹家在大明,尤其是军方影响极大。

    孙承宗的话没有说完说透,却不言而喻。

    朱栩笑了声,道:“老曹聪明的很,这些年,你看他哪次冒过头?曹家那几个人,哪一个不是深懂低调的道理?无需担心,朕心里有数。”

    孙承宗见如此,这才放心,这件事算是过去,饭桌上安静一阵,孙承宗再次开口道:“皇上,军改基本上完成了,常备军保持在四十万左右,通过义务兵役制,不断的招募,练兵,退伍,若是将来用战事发生,一纸征召令就能会有百万大军赶赴战场……”

    大明的军制在宣宗后期就开始崩坏,到了万历年间,就只能从各地征兆,到了天启年间,就出现了‘炼饷’,也就是朝廷给银子,制定官员招募百姓训练成军,正规军已然‘不存在’。

    这里面有很严重的后果,极其容易形成军阀,藩镇,朝廷辖制的力量极其薄弱,一旦朝廷满足不了要求就会发生各种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的事情。

    孙承宗行伍大半生,对于这些是知之甚深,对于朱栩的‘军改’,他是最支持,一直以来也是最用心,真正入手cao持的人。

    他心里有无尽感触,眼神有些湿润,面上风波不动,波澜不惊。

    朱栩慢慢的扒着饭,夹着菜,没有注意到孙承宗的情绪变化,随口道:“兵力的多寡不是取胜关键,自古以来,以少胜多太常见,而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