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磨刀霍霍 (第7/7页)
,不利于骑兵作战,所以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以说在杨林的指导下,叆阳明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思维绝对是要超出其他明军的。从战前进行缜密侦察,到集体商议作战计划,再进行详细分工和部署,最后又决定如何撤离,可谓是环环相扣、细致严谨。 用杨林的话讲,打仗只要掌握好《孙子兵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三点,则大胜可期。这位兵圣通篇讲的用兵核心其实就是这三点。 就好比这次“辽东风暴”行动,天时选的是敌军主力被调离、防御薄弱,甚至根本就没想到官军会深入境内二百里进行突袭,上下麻痹大意;地利则利用密道潜入城内,从高至下、由里往外进行进攻,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人和则是全营官兵士气高昂,分工明确、部属周密,发誓要报富察之仇。 临近傍晚时分,晚于大队人马两天路程的徐晋,竟然快马加鞭赶了回来。用他的话说要给父亲报仇,不参加这场仗就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 杨林对徐晋又是心疼又是感动,看着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伙子,答应了他与自己一同潜入密道的请求。 和徐晋一起来的还有川军队官彭义。自从李丁从镇江堡回来后,他就被杨林派到马进忠的身边听令。 彭义带来了马进忠的命令,告诉杨林只许胜不许败。否则军法从事。 此时位于沟谷深处的雅尔古寨上下,哪里会想到有明军来偷袭。在深沉的暮色中依旧灯火通明、炊烟袅袅,一片太平景象。 而离城十里外的山林中,却潜伏着大队明军官兵,他们已经磨刀霍霍、杀机毕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