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九十三章 流程加强版 (第3/13页)
运送的是2000万吨难得素矿石,这个账或许能算的过来。 因此,最为自洽的解释,就是拥有短距自主跃迁技术。像跳棋一般,一跳一跳的走。 不管这个技术的锅由谁来背,反正是有了。 而从历史大背景的角度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其发展速率之快,让无数人瞠目结舌。 而电影人们,在这种科技发展速率的刺激下,错误的预估了后续技术进步的速度,以为后来也会这么快,甚至继续加速。 正因为如此,70年代,乃至80年代的科幻片,对未来的科技昌明程度都过于高估,以著名的{银翼杀手}为例,82年上映的,描述的是2019年的洛杉矶,真正活在2019年的人都知道,再给人类100年,怕也实现不了{银翼杀手}中的那些科技。 比如反派复制人临死时的那段经典陈述:“我见过战舰在猎户座的端沿燃烧……” 这段话,感觉就像一个仗打老了的老兵的回忆式描述,以表达复制人为人类文明出生入死,总在最危险的地方干最危险的事,却也因此有着非凡经历,因此从生命质量的角度,人类根本没有资格批评复制人低端这样一个观点。 但这也从侧面陈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高度,绝对是星际文明而来,感觉像是银河争霸战的时代。 这是2019年?2219年怕都做不到吧? 而后来,90年代,21世纪初,科幻电影在年代与科技程度的对应度上,就明显降下来了,也让人感觉更靠谱了。当然也有过于接地气而感到Low的,像{洛杉矶之战},以及{超级战舰},感觉外星人弄了些大号的破烂就过来了。 总的来说,{异形1}是1979年上映的,正是人们对科技发展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