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二七七章 举团飞升强武装 (第2/9页)
扔,要么返厂,要么干脆设备送去4S店,总之大部分人都是不求甚解,也没那个精力求甚解。 于是一旦遭遇所谓人力不可抗问题,就全部麻爪了。 持续的亚空间风暴,就算是这类问题。各殖民世界成了孤岛,宛如地球21世纪的城市间物流一夕之间断绝,要多苦逼就有多苦逼。 而到了后来,STC则成了人类眼中的黑科技,大部分被机械神教把持在手中,还有一部分则由权贵掌控,寻常人根本看一眼都不能,只能是闲聊吹水时当个高逼格的话题谈谈。 总而言之,即便在人类科技最发达的时候,也鲜少有人带着全套的工业体系去殖民。 这就意味着,对物流的依赖。光靠自己,最多只能完成某个阶段的发展。比如勘探是一个阶段;建立初级半永久居住点又是一个阶段;确定优势项目,开始大规模移民,并生产,跟其他殖民世界交易,至少已经是第三阶段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格雷迪厄斯的人类殖民者们,悲催到在两千年后反而无力迈出重力井,一点都不奇怪。 帝国虽然有万年前的舰船还在使用,但那基本都是不缺维修和保养的情况下。 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养护这类设备的成本。 21世纪的地球,两百多个国家,能养起航母的有几个? 星舰,可比航母费钱多了。 格雷迪厄斯是偏向那种巢都类世界的。 这类世界,其实就是宇宙版的富士康,廉价的劳动力,工厂直接设在资源点旁边,然后以低廉的成本,赚个辛苦钱 卖原料钱。 都说一流公司做规则,二流公司做品牌,那么这种算是第几流? 所以,当格雷迪厄斯与外界断绝,立刻欲哭无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