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六十九章 利民大业 (第4/13页)
开通后,理论上英联邦对这个大难民营应该是予取予夺吧? 不行!因为英伦有白左,白左是仁慈的,主推文明、文化多元化,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的。所以对待殖民地,要有爱,不能野蛮。 但实际上资本们还是很忠实的实现了他们的目的,那就是通过经济方面的手段,对殖民地施加了影响和控制,并且越来越显残酷。 所以在殖民地,外在的表现为,一切都是围绕天梯这个通道而展开的,天梯周边,是最繁华的地区,由最初的货物集散地发展而来。 距离天梯越远,难民营效果越明显。 当然也有另外一面,澳大利亚虽然可耕种土地的总比例也不是特别大,但还是能支撑起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所以哪怕为了联邦人民的吃饭问题,农庄牧场什么的也是发展的很不错的。 但,农庄牧场再发展的好,也不能取代城市。人类是社会动物,大宗而密集的社会活动都是在城市进行的。 所以联邦人、乃至殖民地人口中提到的殖民地,其实就是围绕天梯存在的大都会,就像灯塔国的大洛杉矶地区那样的都市群。 而卡兰区、菲利蒙区,其实就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型都市。当然,也可以看做是纽约的皇后区、曼哈顿区那样的城区。 从行政角度,由于这个都市群的经济过于依赖英联邦,因此虽然有政府,却软弱无力。反倒是联邦的一些所谓协管职能部门,往往硬气的很。 这些职能部门,是随着联邦的移民计划将触手伸入殖民地的。 像主角,联邦公民身份,也在联邦公司工作,但住在殖民地,每天跑通勤。 类似这种住在国外、每天出入海关的本国公民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