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二三五章 寻踪索迹真视者 (第4/8页)
。 论资排辈、打压新人、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这都不用多说;巧立名目、炮制噱头概念,骗科研经费,都是常有的。 被证据砸脸上了,仍能面不改色用类似过去文人‘读书人的事,你懂得多少?’的说法来搪塞。 诸如‘科学家的事,你懂什么!?知道现在搞发明多难么?知道几何倍数级的概率么?知道什么是穷举法吗?我这都没给你说专业术语,尽量用你听得懂的人话解释,更直白的一句话:烧不起钱你投资什么科研?找不怕死的暴力狂人,或干脆在深网高价悬赏,摘桃子呗,那个便宜……’ 说到这个暴力狂人,UPL常任理事会的大佬们,也注意到了艾娃报告中说提到的‘超级执行者’的概念。 艾娃用大量严谨的数据,甚至还有专门的动态演示图,来说明就算有牛掰的技术、落实到实际当中,想要无差错的将玛士撒拉号收入囊中有多难。 艾娃指出,越是巧妙的计策,往往容错率越低。 陷落玛士撒拉号的这伙人,面对的就是这种极端容错率的状况,有一个区域出了问题,就极有可能导致全面的失利。 艾娃还指出,攻陷玛士撒拉号,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却也不会太多。 从现场遗留的痕迹来看,她的判断是五人以上,十人以内。 理事会的大佬还就这方面反问了个细节问题:“不止一个专业调查组指出,现场几乎没有可用的痕迹,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即便有一点,也被以自毁程序为代表的系列爆破给破坏了。” 艾娃对此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