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3/4页)
老三确实是个干活麻利的人,没一会儿就用浆糊把顾玉成的大作给粘到了板子上,又钉了个长木条在后面做支撑,稳稳当当地将这宣传画立在了五大桶豆浆的旁边。    这时候新鲜事儿少,人也就比较爱看热闹。兴隆酒楼的架势一摆开,没多久就吸引了早起出门的人,围了一圈议论纷纷。    “兴隆酒楼这是煮的啥啊?闻着还怪香的。”    “你看这画多好,没上色也挺喜庆!”    “看这字写得多好,一笔一划的!”    “你认字儿吗你就瞎说,人家写的是正宗豆浆!”    “什么是豆浆?怎么都没听说过?”    “这碗也太大了,没有那个娃娃好看。”    “我家小子就这么胖!我也给他买两碗尝尝。”    “一文钱罢了,尝个稀罕,来,给我一碗!”    事实证明,在门口吆喝还是有用的,豆浆的质量也过硬,喝过的有要再来一碗,有的干脆带了食具打包。这些人又带动了其他来围观的,你一个我一个的要来一碗尝尝。    兴隆酒楼的几个人很快忙碌起来,有的卖豆浆,有的收铜板,那最先摆出来的几大桶很快就去了一半。    酒楼的生意一直不好,是因为前头那家的厨子不行,缺斤短两不说,还被人抓住用烂rou做菜,后来就渐渐败了。    赵崇接手后也没什么改进,开一天算一天的,生意自然就愈发惨淡。    这会儿子的热闹景象,是这一年来都没出现过的。    孙长厚心中大喜,一会儿指挥人在后厨继续熬煮豆浆,一会儿在前头吆喝两声,让人精神点别算错账,忙得不亦乐乎。    到后来,连顾玉成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