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7 (第4/4页)
尴尬,楚淮青亦邀请了青州的大儒,细致到每一个人都有考虑,设座得体——这些细节足以反映楚淮青的注重。 鼎钟鸣起,秦策在众目之下入席。 男子容装玄服,宸宁之貌,英姿卓卓,步履不失沉然,俨然有王公贵族、雄姿伟略之风,在座之人一见,少有不为此吸引撼然,包括还在一遍遍斟酌言语的楚淮青。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过滤成背景,只剩下徐步走来的英俊男子。 由于冠者见母这些个环节的省去,祭食之后就基本完成了冠礼的全部,秦策心心念叨楚淮青答应亲昵唤他的事,他只谓现在人多,楚淮青应当会在冠礼过后说,便想着快速完成,没想到楚淮青突然将他叫住。 “我自少时游历四方,曾遇见过一个大族。”此次是以秦策先生的名头出席,楚淮青便将自称换为了‘我’,“此族中人,亦是二十行冠礼,但他们却多出一步,便是为冠者取表字,以表其德,是逢相亲相熟之人,皆以表字相称,以示亲昵。” 被无数人困惑的眼光注视着,楚淮青看向秦策,从容不迫:“驱驰以人者,为策,策同‘凌’之意,古字以蕴意万千,唯‘德’之美不可为人置喙,我今以师者之仪,为殿下取字凌德,望殿下赴‘凌’之路,显‘德’之尊。” 楚淮青为秦策先生的事早在准备冠礼的十日前便已传出,与之同时传出的消息,还有楚淮青不止是一位妙手回春、济弱扶倾的大夫,还是一位深藏不露、学识渊博的文人谋士,连带着当初秦策求学拜师的经历,也被传诵出了无数个弦歌一堂的版本。 古人对‘师’的尊崇之念很重,以致于不会让宾客们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