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1 (第3/4页)
而是欲废藩王制衡西陇门阀,只是简简单单禁了一个转生阵,便却遭到宰相殷正的极力反对,几番争执之下,最终不了了之。 洛水改道与北戎十三陵的修筑也是如此,不论是什么举措,总会被宰相找出种种不妥产生分歧。 初始她以为只是因为她新帝初立根基不稳,辅政的臣子们不放心,执政之初的她并未着急,而是徐徐图之,就连减赋修渠一类都反复思量。直到即位五年以后终于借着洛水决堤洛城大涝的由头整肃漕运,王兄嬴谡亲赴洛城赈灾,才争取到一些朝臣的支持。 唯独宰相殷正,在重大决策上始终与秦王稚相左,即便她成功废了藩王制,即便她令北戎称臣修筑北戎十三陵,她与宰相的关系依旧不冷不热。更是因为将唯一的王兄嬴谡派往洛城之后,原本在朝堂之上直言相争的殷正开始沉默不语。 直到最后玄武大阵一事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面相争她才知晓,其实背后的一切都有南宫秋水的影子。 从洛水决堤开始,南宫秋水就在为还是绥州州牧的晋太祖许攸造势,什么晋朝尚水德,什么天降此患便是天子无德,无非是聚民起兵的借口。万甲铁骑踏平北戎后又修北戎十三陵,便成了秦王稚暴虐无道之后又不愿背上史上骂名的借口。 嬴谡前往洛城一事更是被极尽扭曲,大半朝臣皆以为是秦王稚为了稳固王位要斩草除根,就连宰相殷正都信以为真,甚至认为原本先帝定下的太子便是嬴谡,却被她篡位夺权。 包括最后建立玄武大阵的风声透露,赫连齐出逃,都是南宫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