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_第255章 殿下这样能亏得起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殿下这样能亏得起吗 (第1/4页)

    姜峰在仔细的计算,不过他很快又重新将500斤盐给划掉了,前期的效率偏慢的原因是因为前期在建设盐田,拖慢了整体的效率,如果单纯的考虑盐田建成之后的效率,姜峰很快重新计算出了一个数字,一个人平均每天的出盐率大概在750斤。

    按照这个效率计算的话,多加几倍人手,应该每年达到12万石的产量一点都不难,因为冬季的话肯定出盐率会下降到一个极低的数字,那么夏季和秋季就必须要加大产量,就是不知道这个盐湖……能不能撑得住这么开发。

    当然姜峰不知道,整个盐湖就算是供应全大唐人吃到一千多年后都没问题,当然大唐也不可能只靠这一个盐湖来补充。

    其实青海的盐湖很多,可惜直接晒盐就能吃的,也就是一个茶卡,像是后世的察尔汗盐湖,那比茶卡更大,但是察尔汗盐湖是以钾盐著称,那玩意是化肥和工业用盐的重要来源,而不是食用盐。

    姜峰现在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盐卤的问题,他还在考虑如何将盐卤改进,过滤掉其中的杂质,能够生产出品质更好的盐,殿下说过段时间就给他们系统教授什么是化学,可以用来研究提取食盐。

    这段时间,姜峰从这些干活的吐谷浑贵族中套取了许多话,比如说这里赤海的盐其实吐谷浑贵族一直都知道,但是他们封锁了这个消息,在赤海的一些地方,只需要揭开上面的盐盖,从下面挖出来的盐就没有杂质。

    而且姜峰还听说,这里的盐在汉朝时期就曾卖到过中原,只是后来逐渐的断了。

    这些人嘴里面的盐盖,姜峰是知道的,因为盐盖里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