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为什么这么做 (第2/4页)
廊调运,而是从山南道,河东道内地运过去。”李恪很干脆的开口道。 “为什么?!”李世民有些懵逼,这不是多花钱吗?“你知道从山南道,河东道运送的粮食损耗有多少吗?至少七成。” 所谓七成就是指从这些地方运送100斤粮食,到了地方只能剩下30斤,因为运送的府兵也是需要吃饭的,这些就是损耗。 “我知道。”李恪笑了笑,“您不是那三成不要吗?那三成用来给这些运送粮食的府兵发放粮饷,这部分府兵因为他们只负责运输的关系,儿臣介意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年纪大了,或者立过功,但是却又返还原籍的府兵。” “调用他们运送粮食,一来他们有战斗力,二来这也算是对他们的补助,给他们发放军饷。” “那不是跟大唐现有军制有所冲突?”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这里就不得不说,大唐的府兵军制了,后世所有人的印象当中,当兵打仗是有钱的,而大唐仅仅岁入一千万贯,凭什么养得起全国接近八十万士兵?! 实际上这里是有误解的,首先,府兵制是没有军饷的。也就是说,当府兵是没有钱的,这是因为府兵在国家给你发了均田制永业田的时候,你需要服兵役,所以没钱可以拿,不仅仅没钱,府兵还还需要自己准备购买轻武器。 比如说弓、横刀、以及自带粮食!没错,府兵服役的粮食是自带的!当然这说的是非战争时期。而这些武器平时由朝廷保管,服役时拿着朝廷出具的证明领取相关武器。 而朝廷负责的只有铠甲,但是铠甲是可以轮换使用的。 所以大唐的军队对朝廷资金消耗极低。 但这里面有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