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章 夹攻 (第13/15页)
他只做三件事。 第一是高墙深沟,继续完善军营中的各项防御工事,尽可能地将这一带构筑起层层防线,打造得固若金汤; 第二是仍旧每日对士兵勤加cao练; 第三是接收附近百姓送来的军粮。 虽说昭义军只剩了三万余人,军粮消耗速度减慢了,但毕竟没有了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此时已经是坐吃山空的状态。 大军撤走时所留下的那些粮食,其实已经支撑不了太久。 但至少在短期内,赵海平还不用担心军粮的问题。 因为新收复地区的敌后百姓,都在争相地前来送粮食。 按照史料记载,百姓们纷纷“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而在得知韩甫岳将军收到金牌要撤兵的时候,中原百姓也曾经苦劝:“我等顶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虏人悉知之。今日相公去此,吾等无噍类矣。” 当时以韩甫岳将军在各地的极大声望而言,百姓们纷纷前来送军粮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不仅是韩甫岳将军如此,其他的各路齐军,只要是能打胜仗、在百姓中名声较好的,也都有这种待遇。 而在赵海平撕毁诏书之前,韩甫岳将军和其他将领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厚赏以银帛”。 也就是说,不能白要百姓的粮食,而是根据运粮的多少,给百姓赏赐一些金银财帛之物。 而金人则是恼羞成怒,一边派人截杀给齐军运粮的百姓,一边以保伍连坐之法,凡是发现投运军粮的就将周围的百姓全都杀掉。 可即便如此,齐朝百姓争相运粮也还是络绎不绝。 除此之外,金人在撤离各个战略要地的时候,也来不及带走各种辎重,所以这部分也可以用作补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