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大后方_第505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5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2) (第5/5页)

 公元1世纪,拓跋鲜卑乘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势力衰颓之机;南下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湖一带。

    到世纪初期,辗转迁徙到今河套、阴山一带。

    公元世纪中叶,拓跋鲜卑中的一支迁到了河西地区;并建立了南凉政权。

    公元414年,西秦灭南凉;拓跋鲜卑一分为二,先后归服于吐谷浑政权;此时,党项之名虽已出现,但只是属于吐谷浑政权中的一个部落。

    而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夏州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

    黄巢入长安,拓跋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李孝昌同誓讨贼;唐僖宗以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事。

    拓跋思恭抵达王桥,被黄巢击败;之后与凤翔节度使郑畋等四节度同盟屯兵渭桥。

    中和二年(88年),皇帝下诏命拓跋思恭为京城西面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之后进封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

    黄巢被平后,拓跋思恭兼太子太傅,封夏国公,赐姓李,拜夏州节度使。

    唐朝从太宗起对党项人都是宽柔、笼络政策;党项人才服服帖帖做了唐朝的顺民。

    倘若蒋委员长能像唐太宗、唐玄宗那样对异党采取宽柔政策,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家指日可待;只可惜蒋委员长没有这样的胸怀。

    中国历史上凡是强大的王朝,总是实行宽柔国策;而小国寡民的狭隘心理势必害了别人也害自己……

    关锦璘正在思想,却见薛小银和上百名警卫战士羁押着一队日本战俘走过来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